客户见证

前国脚助力村超教育:谢晖张玉宁张成林受聘名誉教练

2025-08-06

8 月 3 日下午,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迎来三位特殊的 “足球导师”—— 前国脚谢晖、张玉宁(大)、张成林正式受聘为该校名誉教练,为这片因 “村超” 闻名的土地注入专业力量。此次聘任不仅是对三位足坛名宿的认可,更标志着 “村超” 从赛事狂欢向系统化青训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。

一、专业力量注入:从赛场到课堂的传承

三位教练的到来并非偶然。作为上海老甲 A 明星足球队的核心成员,他们此行肩负着双重使命:一方面为灾后的 “村超” 捐赠物资、举办友谊赛提振士气;另一方面则深入校园,将职业经验转化为青少年足球教育的 “养分”。在榕江一中的互动中,谢晖当场指出小球员对抗训练中的细节问题:“2 对 2 时远射效率不高,应更注重短传渗透。” 这种直击痛点的指导,让在场教练和学生直呼 “解渴”。

张玉宁和张成林虽未直接发言,但他们的职业生涯本身就是鲜活的教材。张玉宁曾是国足锋线 “轰炸机”,其门前嗅觉和身体对抗技巧正是青少年球员急需学习的;张成林作为多届中超冠军得主,其防守意识和比赛阅读能力,将为榕江职校足球专业的战术课程提供实战案例。

二、村超学校的 “造血计划”

此次合作的核心载体 —— 榕江县中等职业学校,已悄然成为 “村超” 人才的孵化器。2024 年该校在全省率先开设足球专业,课程涵盖运动训练学、体育管理、运动康复等领域,目标是为 “村超” 培养教练、裁判、康复师等复合型人才。目前 44 名学生中,13 人来自县外,他们每天在标准化球场进行高强度训练,同时接受文化课教育。

“我们的学生已打进‘村超’40 强,目标是冲击 20 强。” 足球教练杨能俊介绍,学校正探索 “以赛促训” 模式,让学生在实战中积累经验。而三位名誉教练的加入,将进一步提升训练的科学性。例如谢晖提出的 “技术 - 战术 - 心理” 三维训练法,与学校现有的 “班 - 级 - 校” 三级梯队体系形成互补,有望缩短人才成长周期。

三、乡村足球的破局之路

榕江足球的崛起,源于 80 年的文化积淀。古州二小作为 “村超” 人才摇篮,培养出近 200 名参赛球员,其 “月月有比赛,季季有赛事” 的模式,让全校三分之一学生爱上足球。但长期以来,基层教练水平参差不齐、训练方法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发展。2023 年英超启动的 “学转英超” 项目,已培训榕江 69 名教练员和裁判员,而此次前国脚的加盟,标志着本土专业力量与国际资源的深度融合。

前国脚助力村超教育:谢晖张玉宁张成林受聘名誉教练

这种 “内外兼修” 的策略正在显现成效。2025 年榕江足球人口已达 5 万,占全县总人口的 13%,校园足球联赛覆盖 2.66 万人次,“小胖墩”“小眼镜” 比例显著下降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文化层面:当 9 岁男孩潘胜宝在 “村超” 现场模仿谢晖的射门动作时,足球已不再是单纯的运动,而是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。

四、从流量到留量的长效布局

面对 “村超” 的持续火爆,榕江正以十年规划夯实根基。2025 年出台的《发展实施方案》明确,到 2030 年将实现 80% 学生参与 “班超” 活动,同时建设足球训练基地、设立公益基金,吸引全国冠军球队来榕交流。三位名誉教练的聘任,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落子。

“我们不是来镀金的,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。”leyu·乐鱼 谢晖在受聘仪式上透露,未来将定期开展线上战术分析课,并组织学生赴上海进行实训。张玉宁则计划引入德国青训体系中的 “情景教学法”,让训练更贴近实战。张成林作为体能教练,将重点优化学生的力量训练方案。

这场跨越职业与业余、城市与乡村的足球联姻,正在改写中国基层足球的生态。当榕江职校学生与英超教练、前国脚同场训练时,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球技提升,更是对足球精神的深刻理解。正如榕江县足协副主席赖洪静所言:“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知道,足球可以改变命运。”